精神障碍患者的症状是必须要了解的,还要让患者抓紧治疗... 【详细】
在这个快节奏、高压力的时代,精神健康问题日益成为社会... 【详细】
有一些抑郁症患者,即使他们没有发病的时候,也会觉得这个爸爸妈妈不是我的爸爸妈妈。我只是暂住在这里,有一天我的爸爸妈妈会来接我。他们一定是很有钱,很有权,而且对我非常好。有些精神疾病患者发病之后也会有这种情况,我不是他们亲生的,我的亲爸爸妈妈一定是爱我的,他们不会对我这么严厉,甚至虐待我。
一、总是高大上,总是理想化,就会让自己越来越脱离真实
童年是分不清理想和现实的,更小的孩子甚至分不清什么是故事,他们总觉得理想就现实。很多父母不看孩子的实际情况,一味的鼓吹你能办到,你能行,你很棒,当孩子办不到的时候,孩子会批判自己,因为他没有学会看到自己的限制。什么是我能办到的?什么是我办不到的?所以这种类型的孩子才容易出现抑郁症或者精神类疾病。
给孩子一个现实,让孩子看到真实的世界,一个孩子在成长之中才能够脚踏实地。总是望子成龙,改变孩子的命运,改变家族的命运,他承受不了这个压力。所以很多孩子早期的聪明,敏感,包括学习好,都是家庭给压力的结果,很多早期学习好的孩子,有的后期不行了,有的工作上就不行了,没有动力,没有力量,因为早期能量都耗光了。
当然有的孩子确实很聪明,所以有的家长就会说,我的孩子一定能上哈佛大学,有的家长甚至问我,老师,你看我家的孩子能不能获得中国的诺贝尔奖?这样的孩子被家长给抬得非常高,孩子下不来了。本来能伸能屈,一个人才能度过自己曲折的人生。当孩子有病了,家长反过来还会问我,我们对孩子要求都不高,他为什么对自己要求这么完美?
二、太注重精神了,我们反而忽略了真实的自己,忽略了自己本能的需要。
有一个男生,已经30多了,处了一个女朋友,两个人在一起同居了三年,然后他说从来没碰过女生一次。后来那个女生和他吵架很愤怒的走了,当时我问他,如果你真的那么爱她,你离开她无比痛苦。她在的时候,你们从来没有身体接触,她没有抱怨过你吗?
他说她和我分手的时候又骂我又踢我,她说我三年都没有碰她,是不爱她,但是我认为她说的是假话。她人非常好,非常纯洁,她说这个一定是借口,她精神境界非常高,我认为她不需要肉体的爱。那种层次太浅了,我们都超越这个层次了。她如果和我在能待一阶段,她的层次还会被我提得更高一些,我们就会在一个层次了。
我常用一棵树比喻,如果树根是我们的本能部分,是我们的阴暗部分,那么树干和树枝就是我们超我的部分,也就是说阳面的部分。如果一棵大树脱离了树根,就不会枝繁叶茂,就会慢慢枯萎。所有阳面的部分必须以阴影的部分为根,可是我们却拼命的杀掉根,我们只能活在理想里,在现实中一碰就碎了。
三、我们理想化父母我们就会理想化我们的爱人,理想化我们自己理想化这个世界
我咨询中很多有心理疾病或者精神疾病的患者,他们的妈妈都是一个情绪化的妈,也就是说这个妈妈情绪不稳定,与你做的对错无关,与她自己的情绪有关。所以孩子变得胆战心惊,无所适从,左右都不对,如果父母是一个人格失调者,也就是说是一个指责型的人,这样的孩子更容易变成一个神经症患者。
所以疗愈的时候,我们不是为了批判父母,而是让我们认清父母的限制。因为很多父母会把自己的焦虑投射到孩子身上,我介绍过一个那样的案例。一个妈妈总是担心女儿,总是唠叨她,后来我不让妈妈唠叨孩子了,妈妈马上开始就睡不着觉了。所以我们要看清父母是什么样的人,我们就不会理想化父母,更不会认为父母是有意为之。
因为很多人的行为都是无意识的,为你好,反而会办坏事儿,就是一个人没有觉察能力,都是以他认为的对你好的方式对你好。因为当你看到父母的限制,而不是把父母当成无所不能。慢慢你也会看到自己的限制,看到身边人的限制。你就不会盲目的羡慕别人,你总会认为别人很快乐,很幸福,别人没有挫折,没有困难,没有痛苦。
别人遇到事都能过去,就我遇到事过不去。别人过不去都是暂时的,我过不去是永久的。一个人为什么不愿意看到自己的限制呢?看到自己的限制,有的人就变得无力没有自信了,幻想或者那理想化来支撑着自己对未来有希望,实际上这种自信才是虚假的。既能看到你的天赋,也能看到你的短板,建立在真实基础上的自信才是真实的自信,否则那种自信是盲目性的,总会让你定很高的目标,然后失败了你还会很懵,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。